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读书能改变命运? 大学生从乡村回到乡村

读书能改变命运? 大学生从乡村回到乡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03-11  来源:搜狐网  浏览次数:484
导读:我让当上大学生村官的表弟跟沿海那些村官学习一下,帮地方发展一个特色项目或者绿色产业,但他说我太理想化:我们这儿的人,都是...

我让当上大学生村官的表弟跟沿海那些村官学习一下,帮地方发展一个特色项目或者绿色产业,但他说我太理想化:“我们这儿的人,都是山区,条件也差,很多村民的思想放不开,小农思想严重。表弟现在的工作和他的专业工商管理并无关系,但他说不打算再出去了。在他看来,出去也许能找到一份挣得多一点的工作,但花销上也多。

  编者按:据《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从2008年中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至今,全国累计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到2015年,中国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只是,他们当中有多少能凭借知识改变村庄的命运,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切都不得而知。

  小李是我的表弟,郑州大学2010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现在湖北西部的一个乡镇做村官。这是他的选择,但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走不出的农村

  表弟父母都是农民,2006年,他考上郑州大学,我们和他家里人都满心认为,知识改变命运,他的生活就此会发生转变。因为这是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一本高校毕业生还会没有好出路?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老父亲深信儿子已经走出了农村。

  不过,有些事就像一个轮回,我们都没有想到,他会转了一圈回到原点。

  一本大学的光环在他2010年大学毕业时散去。毕业前,表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不甘心从技工做起,但企业也不会直接招他做管理,工作一直没着落。其间,他还来武汉跟我呆了一段时间。但武汉并不缺乏一本的大学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表弟没有讨到便宜。每次他都早早地去人才市场,然后又早早地回来。我也忙于我的工作,晚上回家,跟他没有太多的交流。再加上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肯跟我说心里话。我当然知道他很艰难,毕竟他的学校不如别人,关系也没有其他人硬,但凭我在这个城市的资历,也只够自己糊口,帮不了他什么。所以,我也只好不过多地问他,以免给他压力。

  眼看着就要毕业了,表弟的工作仍然没有着落。6月的一天,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可以报村官,他给他爸说了,也同意他回老家当村官,问我觉得怎样?我知道表弟没有靠山,就是留在外面,将来要结婚、买房都是很大的问题,我说也可以。

  于是,表弟凭着学校盖的一纸公章,被打回了原籍。从这里走出去,又回到了这里。在百度百科里,对表弟将工作的地区,有这样的介绍,这里位于川鄂交界,大巴山、巫山、武陵山盘距,长江分割,这是个老、少、边、穷的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市)之一,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

  3年考公务员6次

  回到老家后,表弟也不再怎么跟我联系,2012年过年,在一个亲戚家拜年,见过他一次。他穿着绿军大衣,开着三轮车去的。聊起近况,他说也不像报道中的村官那样风光:“我现在也就是村里有事情,就找我去帮忙做一下;村里没事,就在乡政府呆着打杂。乡政府好歹有食堂吃饭,到了村里的村委会一般都找不到人,饭都没地方吃。”

  他说,所谓到村里去帮忙,其实就是帮村里整一些扶贫、争取项目等的文字材料,但最后去跑项目,以及争取下来多少钱,都与他没有关系了。聊天中才知道,只有上级重点帮扶的村,才可以拿到项目和经费的,不是扶贫对象的村,“要钱很难要到”。

  我让他跟沿海那些村官学习一下,帮地方发展一个特色项目或者绿色产业,但他说我太理想化:“我们这儿的人,都是山区,条件也差,很多村民的思想放不开,小农思想严重。不比平原地区,那里商品经济发达,老百姓观念也开放,很多工作也容易做。”

  我知道,他说的问题背后,正是日益加大的城乡差距。从农村到城市的距离,看似在缩短,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时间、心理上的差距并未缩减。

  表弟现在的工作和他的专业工商管理并无关系,但他说不打算再出去了。在他看来,出去也许能找到一份挣得多一点的工作,但花销上也多。至于迎来送往拉关系,把自己的位置朝上挪一挪,表弟一口就回绝了:“哪里有那么简单,关系不铁或者不是亲戚,再拉关系都是白拉。”他爸坐在旁边,只是听着我们聊天,一言不发,自顾自地抽着烟。

  表弟打算就在湖北考一个公务员岗位,“收入不高,但稳定,花销也少”。毕业3年,他已经参加了6次公务员考试,只有报考乡镇公务员那次,拿到了面试机会。但他没有跑关系,最后当了炮灰。

  那次见面,我没敢问他爸,如果知道他出去读书了又回到村里,是否还会让他去读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有太多意义,他内向,因为出身贫寒,在大学都没敢交女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算找了女朋友,自己也没有能力在城市买房、买车,甚至可能无力生存下去,到时候还是分手的命运。有些事确实不是读书就能解决的。

  表弟并非个案,据《2012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从2008年中央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至今,全国累计有2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2011年底,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数量超过21万,到2015年,中国的大学生村官数量将达到40万人,覆盖2/3的行政村,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只是,他们当中有多少能凭借知识改变村庄的命运,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切都不得而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