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东风村的李大军和李生是父子关系,李大军今年65岁,李生今年35岁,同为种地的农民。
2014年春季,李生了解到“南北7号”玉米种子在依龙镇布点试种后,产量较高,品质不错,脱水也快,售价较高。相信科学,将种子优劣视为玉米能否增产关键一环的李生,买回30亩地的“南北7号”玉米种子,同时受父亲委托为老父亲也捎回30亩地的“南北7号”玉米种子。
春播开始了,李生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将亩保苗定在5000株的下种量上,机械播种,亩施玉米专用化肥35公斤。李生播完自家的30亩地玉米后,用同样的下种量和施肥量,帮父亲李大军也在丰产期内种植了30亩“南北7号”玉米。
半个月后,玉米苗齐刷刷地拱出土。李大军到地里一看,火就上来了:“咋种这么密,到秋收还不得喂老牛。”边嘟囔边开始隔一棵薅一棵。李生听说父亲嫌玉米种密了,正在薅苗,急忙前往制止,熟料,李大军不听劝:“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见过种这么密的玉米,这哪是种地呀,纯属祸害人。”任凭李生怎么解释“南北7号”玉米适宜密植,李大军就是听不进去。
金秋十月,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李生的30亩地玉米平均亩产820多公斤,而李大军的30亩地玉米虽然也籽粒饱满,棒子很大,却因苗数不足,平均亩产不足600公斤,同样的投入,收入却完全不一样。李大军后悔得直拍大腿。
正是:
老把式嫌苗密,隔一棵薅一棵,玉米减产;新农民信科学,种一棵留一棵,玉米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