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启动,国家公布的2014年目标价格棉花为每吨19800元、大豆每吨4800元。作为最核心的利益相关方,种植农户们也有疑问:改革后他们的收益会不会受影响?
发改委价格司工作人员介绍,试点阶段,目标价格采取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确定,每年调整一次。它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就是种植户能够拿到的补贴。
发改委:通俗来讲,比如说今年的目标价格是8块钱一公斤,那么如果市场平均价格只卖到了5块钱,这样国家就给农民每公斤补3块钱差价。
按照这一机制,假如当年国家补贴为3块钱,一公斤棉花卖5块钱和卖4块钱的种植户拿到的补贴差价是一样的,前者总收益是8块钱,后者为7块钱,这样就引导农民尽量把握市场节奏卖个好价钱,培养市场意识。
目标价格公布后,新疆棉农徐新花心里有了一杆秤:皮棉每吨19800元折成籽棉价格约为每公斤8块8,算下来今年至少不会亏本了。
徐新花:有了这个价格以后,应该说我们的积极性还是高了,至少敢种了。
棉农陈清兰则认为,价格定的还是低了点。每公斤8块8跟去年的市价差不多,但成本已经涨了不少。
陈清兰:前几年采摘费(1公斤)是1块8,现在已经涨到2块3, 另外我要雇人干活,1个人管50亩地,往年是230,现在涨到了260。
除了纵向比较,种植户们还将目标价格和其他农产品比。黑龙江黑河市大豆种植户李冬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垧地合15亩地,和种大豆相比,种玉米平均能多打2000斤,按照均价7毛5每斤计算,就多出了1500元,是种大豆收入的2-3倍。
李冬梅:跟种植玉米还是差的很多,这个价格还是刺激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改种玉米,加上国外低价大豆冲击,据统计,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区,黑龙江省近四年大豆种植面积下降了约3000万亩。李冬梅认为,测算目标价格要尽量考虑和玉米的比价。此外,还有种植户建议,发放补贴时把当年的灾害因子纳入,比如今年新疆已遭遇了5次较大自然灾害。
对于这些诉求,国家发改委回应:有的需要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有的问题像灾害等,则需要农业保险等其他政策予以解决。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进一步表示,目标价格只是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但不能指望靠补贴去赚大钱。
王永治:首先观念的转变,更好地考虑市场,政府补贴是必要的,但是是辅助性的。
除了争议目标价格本身的高低外,由于政策目前并没有明确是按产量还是按面积发放补贴,也令种植户有些困惑。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他们态度不一。
种植户1:按种植面积补贴,产量不定量。
种植户2:按照产量补合适,我这个地产300公斤还是补这个钱,500公斤还是补这钱,不太公平。
专家建议,从公平角度应综合考虑面积和产量,各有权重,比如60%或50%按面积,剩余的按产量补。据了解,目前各个试点地区正在制定具体的补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