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厚——中国现货商成功转型期货交易的典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战型期货投资高级研修班》嘉宾讲师。2008年接触期货市场,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盈利,现在已经暂停实业经营,全身心转战期货市场,2009年至2014年2月盈利超过2亿元。2012年荣获和讯瑞达杯百万元大奖赛第三名,2013年在和讯网首届全国期货大赛中以盈利3000万左右获收益金额第二名。
首先,在现行市场环境下,我们剖析一下我国棉花收储政策是否合理。国家制定的棉花收储政策,是为了提高棉农的收益,稳定棉花市场价格,这个政策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只起到了抬高棉花价格的作用,没有起到稳定的作用,反倒是高买低卖,扰乱了市场秩序。我们把棉花垄断性地高价收回来,又高价卖给企业,企业买了高价棉花信息"href="http://www.sinotex.cn/News/Channel/?CID=31"target="_blank">棉花,最后导致产品卖不出去,这个政策就连外国的棉农也保护了,连他们的棉企也保护了。
现在,国储棉又是赔钱抛售,赔的是国家财政的钱,也是纳税人的钱。这个钱主要是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纳的税,农民基本上没有税了,直观地说,纺织企业纳了税补给棉农,纺织企业再高价买棉农的棉花,这是极不公平的。这样的结果是棉农得利了,可纺织企业却亏损。咱们20400元/吨收了中国了98%的棉花,纺织企业要买就得高价向你买,你就是赔上钱17250元/吨卖给企业,仍然是全球最高价,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怎么卖?我们的纺织企业又不能大量使用便宜的进口棉,它怎么生存?中国历来是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大国,结果这几年被折腾得没一点竞争力。将我国的纺织企业逼得或关门大吉,或苦苦支撑,或逃离中国,跑去国外办厂。幸好这个政策已经取消了,咱们也就不多谈了。
可是今年又用目标价格的补贴办法来鼓励棉农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我觉得这是错误政策的延续。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严重的供大于求势必导致价格的下跌,简单分析一下我国的供需状况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有数据表明我国棉花每年的需求是900万吨以上,我觉得这个统计数据有待商榷。按我的计算,应该是国储棉的抛售数量加上进口棉的数量就是国内棉花的需求量,因为国储每年收购了98%的棉花,国内市场再没有流通的棉花,所流通的仅仅是每年抛储的100多万吨和进口的200多万吨,总共是400万吨以下,这应该就是每年的需求量。换一种算法也能得出相似的结论:如果我们的需求真是每年900多万吨,那么每年进口200多万吨加上600多万吨的年产量,刚刚可以满足国内需求,那我国每年600多万吨的国储棉是哪里来的?可见,国内棉花需求量900多万吨的数据是不真实的,实际需求应该在400万吨以下。
供大于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我国目前国储棉花的库存还有1300万吨,按官方说法,占到全球棉花每年总需求的60%。需求那么小,库存又这么大,加上每年新增的600多万吨棉花,可以说供需矛盾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所以,再用目标价格来刺激生产的政策也肯定是错误的。它将导致我国棉花价格以后成为全世界最低,棉农或国家要蒙受巨大损失。
尽管如此,今年的新政已经出台,作为政府的政策应该有连续性,就应该执行下去,否则会使棉农们无所适从,政府也将承担信任危机的风险。所以,现在的关键工作是寻求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自一号文件出台到现在,国家还没有出台完整的实施细则,可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我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确定今年补贴的市场价格
现在目标价19800元/吨已经定了,还有个市场价格未确定,就是目标价和市场价之间的价差还未确定。那么市场价怎么定?第二届棉花协会理事会会议宣布,把轧花厂2014年10-12月份皮棉的平均销售价定为市场价。用这种方法确实能真实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可是也存在弊病,因为皮棉的市场价格现在还不能测算,将来轧花厂之间的销售价格也会有差异,如果全部测算,工作量会太大。再者,如果将来轧花厂的售价特别低,财政支出的压力就会太大。所以,最好是现在就能确定市场价格,使棉农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能得到多少补贴,对其销售方法及价格形成指导。
我觉得,可以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来确定市场价格,因为现在交易者就按这个价格做着交易,轧花厂也能按这个价在期货市场卖出,这正是现在真实的皮棉交易预期价格。我们按照10-12月份轧花厂皮棉的平均销售价来定市场价的思路,就可以选取期货市场棉花1411合约的价格来确定市场价。现在棉花1411合约的期货价格是16300元/吨,减去轧花厂500元/吨的加工费是15800元/吨,我们就把这个价格确定为棉花的市场价格,即今年用于棉花补贴的市场价为15800元/吨。这就充分利用了期货市场服务于现货市场的特点。
市场价确定了,补贴的具体办法也就好定了。目标价是19800元/吨,市场价是15800元/吨,如果按皮棉补,目标价减去市场价,等于每吨补4000元;按籽棉补,4000元乘以38%的衣分率,等于每吨补1520元,换算成每斤补0.76元;按亩补,0.76元乘以新疆的平均亩产550斤,等于每亩补418元。
给棉农补贴的时候,应该按皮棉补还是按籽棉补,或是按亩数补,还没有定。我的倾向是按籽棉或者亩数补,可以直接补在农民手里,也好操作。不过如果按籽棉补,也可能有人会瞒报,卖了500斤说成是800斤,多套国家的补贴。我觉得最合适的办法是按亩数补,量好亩数就直接按每亩418元给棉花种植户发放补贴款。
这样一来,市场价有了,补贴数额也定了,财政支出也就有数了,怎么补的问题就解决了。
有了这个细则,轧花厂就能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操作,现在就能按15800元/吨的皮棉价格,换算成6000元/吨的籽棉价格和棉农签订购买合同。轧花厂加工成皮棉,按16300元/吨的价格在期货市场1411合约上卖了,就可以赚到每吨皮棉500元的加工费,这就保证了将来的生产,农民也能按3元/斤的合同价把籽棉卖掉,加上0.76元/斤的补贴,棉农也等于按19800元/吨的皮棉价格销售了,规避了将来棉花价格的下跌风险。这对企业和棉农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