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把家园建得更加美好 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

把家园建得更加美好 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阎红玉  浏览次数:49
导读:6月中旬,吉林大地禾苗茁壮,绿意浓浓。走进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胡家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院落、干净整洁的街路和漂亮的彩绘墙,蓝天碧树尽收眼底。...

6月中旬,吉林大地禾苗茁壮,绿意浓浓。

走进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胡家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院落、干净整洁的街路和漂亮的彩绘墙,蓝天碧树尽收眼底。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一环,突出重点补短板、创新模式强弱项。坚持系统整治、综合整治,全省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农村由干净整洁开始向美丽宜居转变,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村子美村民富 生活舒心又自在

在通榆县开通镇胡家店村,记者见到了78岁的李凤英老人,她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李凤英老人告诉记者:“我有三个儿子,现在都结婚了,生活很充裕。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可大了,街道特别干净,每天都有保洁人员清扫,垃圾定点清运;村里还有孝老餐厅,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中午免费来这里就餐,我身体很好,今年还申请了村里的保洁工作,既增加了收入,还能看管村里的卫生情况。”

胡家店村现位于通榆县城北郊,距县城仅7公里。2021年,实施村口花园及整村绿化美化工程“一二四”工程。“一二四”工程即一圈固化、两道绿化、四邻美化,形成全县首创特色生态景观样板村。

全村农户无害化厕所完成改造100%。目前,已建成5间村级功能室,包括:“小积分”激活“大德治”“孝老餐厅”乡村振兴服务站、爱心驿站、文体活动室等。以乡村振兴服务站为主阵地,建立健全村级德治体系建设,创新式开展村规民约赋分等活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以“小积分”激活“大德治”为落脚点,采取“按周赋分、按量予分、按需兑分”形式开展“积分兑换”等活动,引导全体村民“小积分”大参与,助推全村“德治”建设,真正达到乡风文明。

边昭镇佟家店村张英库说:“我们村像花园一样,家家户户做起了农家乐生意,我家种地加上农家乐每年最少能收入5万块钱;每到节假日,来农家乐游玩的人特别多,我们不出村就能有收入。”

在双辽市秀水村,路两侧栽种了射干,村民娄广福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就他和老伴两口人,300平米的庭院一年也能收入1000元钱,自家的耕地一年也能收入2万来块钱;村里的环境好了,我们每年的收入都很稳定,路边的经济眼瞅着赚钱。”

双辽市农业局副局长焦志桥告诉记者,双辽市地广,经过细致考察论证,从2023年开始,在全市125个行政村试种了路边经济作物,今年全市19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全面种植路边经济作物。今年选定的是药材射干,射干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每公斤大概120至260元,3年后射干销售每个村收益大约能在7、8万元,既解决了各村每年维护路边卫生的费用,又增加了村民的收益。

在柳条乡柳条村的道德银行记者看到,摆放的奖品用环境积分来换取,这一举措,激发了村民保护环境、整治环境的积极性。

青山青松水白 过去的山沟沟如今网红打卡地

龙光村是辉南县最大的朝鲜族村,楼街朝鲜族乡党委以融合发展示范村创建工作为契机,将龙光村作为融合发展示范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民俗文化为支撑、美丽乡村为依托,融合发展旅游业,积极探索“文化+”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三变促三融”,将农田变良田,将农品变优品,将农房变客房,实现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

村民金荣哲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无法耕种的土地合作社代种代管,我们还有娱乐广场、门球场等运动,现在我们农村的环境一点都不比城里差,村里每月都进行卫生评比,家家户户都铆着劲、比着美。”

在辉南县石道河镇西南岔村,记者被路两侧的金钱榆所吸引,经了解,西南岔村除了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引导农民发展三大种植产业,蓝莓、榛子和贝母,村民收入得到大幅提升。近年来,全村还大力发展旅游业,石道河镇是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李红光多次与日伪军战斗和工作的地方,西南岔村以石道河抗联纪念馆和抗联文化中心为依托,开发设计“红+绿”旅游线路,通过干部培训、教育研学、观光采摘、田园康养等旅游形式,将红色教育同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同时为村民修建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组建广场舞队和秧歌队,持续推进乡村高水平建设、农民高品质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西南岔村现代化步伐,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村民谭论告诉记者,他种植的蓝莓是早熟品种,不用出村,全部卖给前来采摘的游客了。以前,这里是无人眷恋山沟沟,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

在辉发城镇魏林新村村民家的院落里,大葱、辣椒长势良好,在草编室,附近的一些村民正在学编织技术。村党支部书记史艳辉向记者介绍:“今年村里种植了300亩鲜食甜玉米,全部是订单农业,农闲时节,组织村民编织柳编产品,现在,全村人均收入1.7万元以上。”

“共享稻田”能富民 海兰江畔风光美

伴随着“红太阳照边疆……海兰江畔稻花香……”的乐曲,记者走进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错落有致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房前屋后的蔬菜、争奇斗艳的花果琳琅满目,村书记金宪告诉记者:“我们村子的变化日新月异,家家户户干净明亮;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对在村居住的234户进行了厕所改造,让家家都用上室内水冲厕所,安上热水器,带领更多的群众改善生活,走在共同致富的路上。”

近年来,光东村点线面结合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对村路两侧、房前屋后、公共场所、村庄周边、绿化林带的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排查、清理。

2018年,光东村推出了“共享稻田”运作方式,依托水稻生产、大米加工,发展起稻田观光、民宿接待等产业。依托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吃、住、游、购、娱”一站式服务,让更多游客到光东村体验朝鲜族特色饮食、歌舞、民俗文化。2021年,当年游客量达到2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83万元。

据了解,吉林省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既考虑到整治、提升,又考虑到后续产业支持,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近年来,全省坚持“九有六无”标准,已累计打造“千村美丽”村3046个、“百村示范”村201个。创建“干净人家”70多万户。制定《吉林省推进和美乡村人居环境“万村达标”创建行动方案》,整洁型、宜居型、生态型示范村占比达到54%、32%、2.5%。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逐级递进、接续提高,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在吉林大地早日实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